水乡周庄,一艘摇橹船上,一对新人忘情热吻,无论是看风景的人,还是风景中的人,这一幕,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定格。
河湖档案
孕育昆山腾飞梦想
现在,就是要和病毒比耐心、比意志。要彻底战胜病毒,需要全市上下继续共同努力。如果你因憋了很久而想放松懈怠,不妨看看那张倔强的凳子,以及周围始终坚守的人们。
传承工匠精神,变身“金牌教练”
审核:汤天伦
徐燕是周市镇政府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因为甲状腺和子宫肌瘤,这两年连续做了两次较大的手术。考虑到她的身体状况,周市镇并没有安排她去做所在镇的志愿者。但是,待在家里的她看到大家都在忙碌,就主动申请在社区服务,做采样引导、秩序维护等力所能及的工作。
这张毫不起眼的凳子,和这群默默付出的人何其相似!为防控疫情,很多人舍下一切,奔赴卡口路口村口,披星戴月,风吹日晒,从没开口抱怨叫苦。只不过,凳子上的伤痕大家看得到,而有些人身上的疲惫和伤痛大家看不到;凳子上的裂纹可以修复,有些人的疲惫和伤痛,只能偷偷找一个地方,自我疗伤。
内容大致是这样:
流淌千年
1984年,徐维贵出生于湖南益阳。为减轻家庭负担,聪明勤奋的徐维贵选择就读职业高中。2003年3月,鸿准精密模具(昆山)有限公司到湖南益阳市技校招生,经过理论、面试等多个环节,成绩优异的徐维贵从数百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12名新录用员工之一,那一年他19岁。
时隔多年,徐维贵依然清晰记得,当年,他第一次乘坐火车,与同批录取的11名员工一起从湖南出发,先后前往南通、昆山等地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培训实践。培训结束后,徐维贵面临着一个艰难选择:是去离老家更近的深圳厂区,还是留在昆山?“当时我们12人里11人去了深圳,只有我选择留下。”徐维贵笑着说,“公司不仅包吃包住、免费教员工技术,还有生活补贴,我坚信能在这里拼出自己的舞台。”
入职半年,还是一名基层技术工人的徐维贵“搞”出了大动静——他掌握了0.07毫米小槽加工技术。这项技术要求在砂轮原料上手动打磨出头发丝厚度的砂轮薄片,只要手微微一抖,原料立马报废。徐维贵打磨了整整一天,前后试验20余次终于成功。由于表现突出,2004年5月,徐维贵第一次涨薪,成为当时全厂唯一涨薪幅度与大专生相同的中技生。
2012年参加首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是徐维贵人生的转折点。他回忆说:“当时我在休假,主管替我报了名,我都不知道。”在昆山选拔赛中,徐维贵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之后,他又在苏州选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最终入围2012年首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
决赛赛场上,徐维贵从容应战,最终击败40多名选手,成为数控铣项目状元。“徐维贵加工的零部件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均高于其他选手,产品严丝合缝。”这是评委给予他的评价。随后,他代表江苏省出战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并取得了职工组数控大赛全国第九名的好成绩。
截至2020年,徐维贵为企业共计培养技术人员600余名,其中11人被评为苏州市高技能人才,35人被评为昆山市高技能人才。在他的带领下,工作室成员共申请专利30余件,已授权25件。他还积极开展技能等级培训工作,培养数控铣高级工38人,数控铣中级工47人。2020年11月,由他参与指导训练的2名选手分获第五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模具设计制造项目一等奖和二等奖,他也实现了从“金牌获得者”到“金牌教练”的华丽转身。
水清岸绿
群里志愿者吴艳玲看到了,说,满满的正能量!她是一位朗读爱好者,中午放下饭碗,就用手机和一个音乐播放器配乐,饱含感情为这段文字配了音。当然,因为条件简陋,声音肯定不能和播音主持人比。但这不妨碍它的传播速度,很快从志愿者群传到了社区很多居民手机上。这张凳子就这样小小火了一把。
随着经济的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两岸的码头、厂房、仓库、房屋等都成为违法建设,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娄江两岸日常管理工作任务艰巨。2017年,我市河湖长制工作全面铺开,不断加大对娄江两岸堤防占用问题的处置力度,逐步推进两岸码头、企业、房屋的搬离拆迁,并对存在的违章搭建行为进行严格查处。“截至目前,我们共开展娄江水域岸线环境整治23次,完成清理违法侵占堤防建筑96处,拆除码头吊机40座、炒沙机2部、污水直排河道公厕2座,清理垃圾杂物超6万吨,清腾水域岸线面积15万余平方米,并在两岸堤防种植了香樟、水杉等植物,加强日常养护,打造了水清、岸绿、景美娄江滨江景观带,增添了城市魅力。”市水事综合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这些年,我越来越体会到昆山打造劳动者就业创业首选城市的决心和用心。”徐维贵说,在今后日子里,他会一如既往地把工匠精神注入生产研发中,为推动“昆山制造”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曾经有段时间,徐维贵心里还是有点小遗憾:由于学历限制,他无法评定高级工程师职称。但随着苏州和昆山出台新政,对取得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的劳动者,全面取消学历、户籍等限制,职称评定通道畅通,徐维贵也顺利评上了高级工程师。面对诸多荣誉,徐维贵仍然保持初心、坚定前进方向,继续扎根生产研发一线。“我就喜欢搞研发,也十分沉迷于这种厚积薄发、一朝突破的乐趣。”徐维贵说。
如今,在娄江沿岸东大桥西北角,还设立了昆山“三贤”之一——归有光的衣冠冢,即震川园,园门口竖立着归有光雕塑,园内中央位置则竖立了一面写有《项脊轩志》全文的墙体,以此来纪念这位明代昆山籍散文家、古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