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梁思成、杨廷宝、刘敦桢并称“建筑四杰”;他撰写的《江南园林志》,被公认为中国园林现代研究的“开山之作”。他的名字是童寯。除了他广为人知的建筑成就外,大部分人并不知晓他还有着超高的水彩画技艺。
每经记者:陈梦妤 每经编辑:魏文艺
全球地位:日本享誉世界的建筑师。是当今全球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曾获得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骑士级)、普利兹克奖、日本文化设计奖、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赏、第1届国际教会建筑奖、皇立英国建筑师协会皇家金奖章、第4回大阪吉瓦尼斯奖、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提升至军官级)、美国建筑师联盟金牌(AIA金牌)、 国际建筑师联盟金牌(UIA金牌)。
劳务员
答:《实施意见》中明确为:一项单位工程业绩同时满足多项技术指标的,只能作为一项工程业绩指标申报。企业申报的该项代表工程业绩是一项单位工程,无论满足多少项技术指标,只能作为一项业绩申报;由多个单位工程组成的单项工程,且每一单位工程分别满足不同的技术指标,可以作为多项业绩申报。
3月18日,作为上海久事美术馆群落2023年开年大展,“西行画录·东南园墅——建筑师童寯(1900-1983)特展”正式对公众展出,带领观众一起感悟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眼中建筑、艺术与园林的秘密。这也是童寯作品第一次成规模的大型展览,其中不少珍贵手稿、画作均为首次亮相。
2023年正值童寯(故居)纪念馆落成及《江南园林志》出版60周年之际。本次展览,上海久事美术馆以童寯一生中两次重要的经历为引导,通过“西行画录”“东南园墅”两大主题,在久事美术馆群落旗下的美术馆和艺术沙龙两处场馆联动展出,呈现童寯在欧洲旅行期间的写生画作和他作为执业建筑师时的园林研究,充分展现了中国第一代建筑师迈向现代性的思想与理念。
童明告诉记者:“包括童寯、梁思成等在内,在他们那个年代,诞生了一批包括建筑、科学、艺术界等各领域的群星。我们不太了解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当时到底经历了什么。100多年过去,很多细节早已遗失。而这个展览上展出的童寯大量手稿、日志恰恰可以还原不少当时的历史剪影。”
“第一封信是《江南园林志》手稿因为当时战争以及洪水等原因损坏,朱启钤先生亲自去天津收拾残卷并来到上海交给童寯,但那时因淞沪会战,童寯已经去往重庆投入当时的建设。第二封信是《江南园林志》出版后,朱启钤先生再次致信童寯,信中感慨万千,以及感谢童寯对中国园林的贡献。两封信从侧面反映了那一代建筑人环境之艰难,也传递出老一辈人的工作精神。”童明说。
在童明看来,童寯遗留下来的这些史料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兴起与发展。“他的日志无比珍贵,反映了一个东方有志青年出国进入西方文明的所见所闻,以及回到故土后的建筑观点,非常鲜活地体现了当时的东西方文明交融,是珍贵的历史缩影,也对梳理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整体学术脉络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