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的名字大全2016(2020小女孩起名字大全免费)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小女孩的名字大全2016,以及2020小女孩起名字大全免费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字字动人的女孩名字,好听上头,越念越欢喜
持微火者·女性文学好书榜|2022年秋季书单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持微火者·女性文学好书榜”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莉教授及“持微火者·女性文学工作室”发起并主办。榜单分春、夏、秋、冬四个书单,每隔三个月发布一次,由张莉教授携研究生团队阅读该季度文学现场出现的女性作家作品,反复讨论并写下推荐语。每季榜单推荐华语原创好书及国外翻译类好书20部左右。次年1月,女性文学工作室将推出女性文学好书榜年榜。
“持微火者·女性文学好书榜”致力于为读者发现和推荐国内公开出版的女性文学好书,它鼓励和表彰那些文笔优美、卓有见地,深具想象力、理解力、表现力和社会情怀的女性创作者,关注我们时代的女性文学、女性生活和女性生存,希望以此记录我们时代女性精神、女性气质的变迁。
2021年,女性文学好书榜已经推出了春、夏、秋、冬四季榜单和年度榜单、“我最喜爱的2021年女性文学书单”。今年3月和6月,女性文学好书榜分别推出了春季榜单和夏季榜单。以下为2022年秋季榜单,包含13部华语原创好书及8部国外翻译类好书,并特别推荐近期出版的2部女性文学好书。希望朋友们喜欢。
持微火者·2022年女性文学好书榜 秋季书单
○华语原创好书○
01
《北流》 林白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2年7月版 “而左前方,雪山半掩在云中,山形壮美奇瑰,阳光正照耀山头。在半明半暗中她憬然有悟,原来,北流河跟着她,一直流到了丽江,又从丽江流到了滇中。”
推荐语 在《北流》中,林白雄心勃勃地使用了中国古书的“注疏笺章体”来组织、编排全书。如果将过去比作一手原本,那么追忆自然算得上是一种注疏;将追忆写成文字,其中少不了虚实难辨的艺术加工,作家对印象最深的细节进行笺注,显示出一种试图厘清真实与想象的努力。
在这里,林白还“创造”了一种北流语和普通话缠绕而成的文本。北流方言保留较多文言特征,既文雅又质朴,当其与普通话中才有指称的新近事物混合在一起时,文本便具有了一种古意与现代杂糅的特点,用这样的文体书写回忆、展现新旧交融的时空,或许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借用李跃豆之口,林白几近繁琐地叙述了地理的景观变化、人物的悲欢沧桑,因为这些才是历史的基底。普通人的历史说来也不过家长里短、衣食住行,但个人的一生又何尝不是一部巨著?因此,《北流》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性的,既是微观的,也是宏大的。林白通过对北流的复归拓展了自己的精神与文学空间,用个人最切实的生命体验回应时代,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由历史、社会、方言、文学、个人经验织就的生活奇景。
——赵浩宇(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
02
《不老》 叶弥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2年7月版 “我心里的激情太多了,多得杀气腾腾的。索性我就只好不停地谈恋爱,这样我的心就得到解放和自由了。”
推荐语 《不老》是鲁奖获得者叶弥的最新长篇力作。故事发生在1978年的秋天,35岁的孔燕妮在等待着她那还有25天出狱的男友张风毅。这一天,她即将在张风毅姐姐的小吃摊上邂逅一个从北京来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比她小七八岁,他们即将坠入爱河,开始一段为期二十天的露水情缘。
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但又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事实上,它有关人性伦常、有关文化反思、有关知识分子的历史处境,并且,它还包含着对于男与女、灵与肉、理智与情感、短暂与永恒之间辩证关系的深入思考。这正是这部小说令人感到惊喜的地方。叶弥并非着意刻画凡俗世界的男女奇情,她是在小说中进行一场庄严的精神悟道,这在女作家的创作中是颇为少见的。
小说之所以叫《不老》,是因为女主人公心中有着一团熊熊燃烧的爱情之火,她爱的精力太旺盛了,以至于她会不断地会爱上新的人。她是以地母式的胸怀去爱的,她因激情永存而不老。然而,由于人物的高度理想化、概念化,热气腾腾的真实经验被一种形而上的抽象所盖住了。这是令人感到有些许遗憾的地方。
在爱情神话已经失落的今天,叶弥带领我们重返了那段理想高扬、爱情神圣的年代。也许,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霍安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
03
《野望》 付秀莹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2年5月版 “芳村这地方,野蒿子最是平常。人家院子里,墙头上,瓦楞里,房前屋后,到处都是。田野里就更多了,田间地头,乡野小道,河套岸边,村里村外,这种野蒿子遍地生长。这东西命贱,不娇气,好养活。看吧,等转过年来,腊尽春回,一场春风春雨,这野蒿子种子肯定就等不及疯长起来了。长它个满村满野。长它个铺天盖地。”
推荐语 《野望》是付秀莹继《陌上》之后又一本回归乡土、再写“芳村”的长篇小说。小说围绕乡村妇女翠台一家及其邻家一年的生活展开,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为线索结构各章,勾勒出中国新乡村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图景。
《野望》细致描摹了中国乡村的日常生活。作家入微地书写芳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其中既有人情,也有抵牾。比如,《野望》写妯娌间的礼尚往来,写婆媳间的争执矛盾,甚至写姐妹间时而相互支持、时而相互妒忌的幽微心理。这些人际书写扎实、绵密,为小说的乡村叙述建筑起基础。同时,《野望》突出写了乡村的“新”。作家写今天乡村的快速变化,写快递、短视频、网红等进入乡村,也写今天乡村人生活质量更好的现状,为我们理解当下的乡村提供窗口。
《野望》里有大量的风景描写,笔意舒展,别具乡土风情。这些风景相互辉映,和小说每章开头的节气诗一起,构成付秀莹独特的新乡村书写。——就像小说的标题那样,“野望”,既表明主体于“野”地书写乡村,也在“望”这个动作中,显示出小说辽阔的视野。自标题而下,小说对中国新乡村的书写呈现出充满诗意的美学风格。这风格清淡、柔和,又坚韧、旷远,且具有生生不息的特点。
——曹译(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
04
亲爱的蜂蜜 笛安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年9月版 “不过是痛苦而已,痛苦生生不息,总会过去。 过不去也是平常事,总之死不了人,怎么都能活下去。 活不下去也不要紧,死个人而已——只是注意不要在早高峰的时段跳地铁就对了,会耽误太多人打卡上班。”
推荐语 《亲爱的蜂蜜》是“八零后”作家笛安的最新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离婚两次的中年男子熊漠北与单身妈妈崔莲一的恋爱故事。在与崔莲一的女儿——古灵精怪的成蜂蜜建立友谊的过程中,熊漠北回忆起自己成长的往事,不断反思着自己当下的人生。与成蜂蜜的相遇,成为一台回看来路的“情感时光机”,一处打开成年人内心深远辽阔之地的“启蒙开关”。
笛安善写某一时刻驳杂而微妙的情感,她总能解构掉传统故事里的浪漫抒情,代之以更具现代生活气息的表达。当她从“屠龙少女”,成长蜕变为一位母亲时,我们能在她的笔下感受到作家叙述人格的新变。《亲爱的蜂蜜》让我们看到了时间带给笛安的智性与平静——就算旧的不幸与新的不幸接踵而至,以致于让人迷失了生活的意义,但我们还是可以在不断缩小的罅隙里选择幸福。
——王禄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
05
《鹊桥仙》 萧耳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年4月版 “小镇日脚长,无所事事的人多。住西横头的人家,家家户户都有一箩筐闲话。又是夏天乘凉时,月亮下面,黑漆漆河港边,一千零一夜故事,自己会长出手脚来。”
推荐语 《鹊桥仙》是70后作家萧耳的最新作品。这部长篇小说从八十年代初栖镇的四位少男少女的一张合影提笔,一直叙述到当年互生情愫的发小们远走他乡,阔别多年后因婚丧嫁娶之事重返故土。陈易知因诗意的个性而难以忍受婚姻与工作的庸俗,何易从漂洋过海赴美国成家立业却仍怀有浓浓乡愁,“江南才子”靳天与 “闲人”戴正亦经历了诸多不如意……萧耳以散点透视的叙事方法勾连起了四个发小三十余年的人生轨迹,同时串联起了他们父辈的经历,两代人的生活起伏共同折射了京杭大运河边江南小镇的兴衰史。
小说《鹊桥仙》颇具特色之处在于吴方言的运用。“辰光”、“荡发荡发”等方言词汇以及嵌入的传统诗词与戏文,构成了作者萧耳独具个人风格的语言表达,小说字里行间充满江南地域气息,令人不禁联想到金宇澄的《繁花》。萧耳的叙述笔调富有女性的细腻,且充满浓郁的怀旧感。当萧耳以当下中年的语境回望过去少年时代荡马路的浪漫逍遥,她在某种程度上“把主角团这代人的状态和浮在生存之上的东西托起来了”,小说也因此超越了一般的世情小说,获得了“物非人亦非”的实在感。
——胡诗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
06
《五湖四海》 王安忆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年8月版 “凭栏望远,风里灌满江水的咸腥,江鸥飞翔,带着一点亮。轮渡突突突驶过去,对岸黑压压的农田,几座大烟囱。对面人看过来,就能看到她们身上镶着光的轮廓,是城市之光。”
推荐语 《五湖四海》是王安忆的中篇小说新作。小说从水上“猫子”张建设和修国妹相识起笔,叙述了夫妻二人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从一条半新旧的小船起家到海外拓展市场一步步“富起来”的历程。鱼骨状多线并进的结构串联起夫妻二人及亲友的人生脉络,既融合了参军、留学、知青回城、新农村建设等时代巨变的大事件,又包含青春期、异国恋、未婚先孕、混血儿等的日常琐事,由此交织出风起云涌的时代图景和人心动向。
小说既是中国式家族企业的发展缩影,也是一代人的成长史和心灵史。它含量大,留白多,意味深长,零度叙述下交织大量坚实的细节,呈现了杂树生花、气象万千的万花筒世界。文字简练冲淡的样式里,是一丝不苟的针法和勾连;又如同钟表,齿轮环环相扣,驱动严丝合缝的秩序,发出咔哒咔哒的时代跫音,展示出“淡极生艳”的艺术魅力。
小说展示了不同代际的处境、欲望和爱。守护与开拓,广大和精微,互为张力,又似一粒粒满涨的水珠,反射出辽阔时代五湖四海的光芒。作家以强大文字功力和精炼叙事技巧,用极其平常的材料建造了一座至简至繁的宫殿,日常和宏大的处理周密自然,不同的读者可看到不同层次的镜像风景。
——祝红蕾(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合举办文学创作硕士班在读)
07
给男孩起名(给男孩起名字姓氏王)
《四合如意》 张怡微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年7月版 “一个人单枪匹马度日的坏处越来越可以负担,一个人单枪匹马创造的福利也收割得越来越有条理和层次。比起应对日常生活的枯燥,探微内心的矛盾反而更为棘手。”
推荐语 《四合如意》是青年作家张怡微的最新短篇小说集。十二首曲牌名,串联起十二篇小说。于喧哗中发现静默时刻,于平静中发现人情暗涌,小说径由社交媒体的狭长隧道,重新照亮那些被虚拟世界折叠的情感历程。
当朋友圈、直播弹幕、播客等媒介进入日常生活的逻辑之中,数码时代个体情感表达的流动轨迹,在张怡微笔下逐渐生长出了某种破损却生动的“表情”。异国恋爱的沉闷、老人的隐衷、人文学科的窘境……这些在内心沉淀下来的真实生命困惑,既是人们在各自的心灵世界里深耕细作的涩果,也由此标识着社交媒体时代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微妙边界。如同置身光怪陆离的“镜城”,张怡微带领读者一起沉潜进入当代青年的心灵世界,观察冰山一角下的情感劳作景观,亦在自我辨认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寻找一种舒展、自在的行走姿态。
无论是曲牌名与电子丛林的遥遥相望,还是将前男友置于“家人”的微信分组的隐秘尴尬,真实生活与虚拟世界、新词与旧词的并置,在小说集里悄然生成了一个奇妙的漩涡之阵——在这里,日常词语蕴意的不断翻转,赋予小说一种幽深而峻洁的质地,直抵人生中倏忽而至的某个台风日。
——易彦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
08
《浪的景观》 周嘉宁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年8月版 “奇妙的是,音乐一旦响起,白天的昏沉就被彻底击溃,记忆中明亮的夜晚立刻到来。他跳起舞来身体也成为思维的波段。”
推荐语 《浪的景观》是“80后”女作家周嘉宁最新的中篇小说集,收录了作者2019年至今的三部中篇小说:《再见日食》、《浪的景观》、《明日派对》。三部作品均选择从“千禧年”前后的历史里撷取青春记忆的雪泥鸿爪,以静观之姿虚构了三个飘渺、感伤的故事:在异国的日食景观下重温故人幻梦的日本作家(《再见日食》)、在经商大潮中被袭卷一空的群青(《浪的景观》),以及幻想构建电台乌托邦却奔波迷失的青年男女(《明日派对》)。
作者以女性对世俗与欲望独有的细腻体察,烛照了上世纪末历史中个人与集体的一抹倩影。尚未建成的市场化社会与并不成熟的青年群体,难以抵抗“堕落”的亚文化意识形态冲击,于是,作者笔下的诸篇故事以亢奋、喧嚣的基调,勾勒出世纪末中国文艺青年狂欢的“遗照”。
《浪的景观》是作者写给同代人的一封“情书”,但作者的青春叙事并不止乎哀婉,也非仅沉迷喧哗,而更求乎于对历史海浪的冷静形塑,和对欲望广场及青年处境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