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姓取名字大全女孩名字与起名字大全冉姓女孩起名怎么取

2024-05-09 01:51:26
八字起名网 > 八字起名 > 冉姓取名字大全女孩名字与起名字大全冉姓女孩起名怎么取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冉姓取名字大全女孩名字,以及起名字大全冉姓女孩起名怎么取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我心中重庆象棋界十大风云人物系列之十青春无敌美少女

读书她是硕士生

下棋她是市冠军

开朗活泼又美丽

更有一颗上进心

品学兼优她自信

自信不负这青春

志存高远踏实地

何愁梦想不成真

在当今的中国象棋界,不但男子棋手英雄辈出,女子大师棋手也是风起云涌,在这以前属于绝大多数男子较量的象棋竞技赛场上,女子棋手也不仅仅只是像以前一样只起到一些点缀作用,而是越来越有实力与男棋手在棋盘上一较高下,如今在我们山城象棋界的女子棋手中,除了上面所写的被称为“山城象棋之花”的袁泽莲大师之外,上面诗中这位来自于重庆石柱县的大学生棋手谭路垚,也属当今重庆象棋女子旗帜性代表人物和中坚力量。

谭路垚九岁才接触象棋,和很多棋手一样,她的象棋之路也是在街边观看老大爷下象棋开始,大家可以想象出这样一副情景,一群老大爷在街边下象棋,又吵又闹,而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女孩背着一个书包经常路过此处,就站在旁边默默观看,那时的她也许连如何行棋都不懂,就这样深深被吸引了,从此就爱上了象棋这项运动,这就是象棋的魅力所在。大家都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没过多久,这位小女孩就搞懂了如何行棋,知道了什么叫布局,有一天她终于在大家的鼓励下坐在了棋盘的另一头,下了她人生中的第一盘棋,当然,结局肯定是惨不忍睹,可是这个小女孩也是个倔强不服输的主,虽然人小但志不小,经过细心观察琢磨,慢慢的没过几月,这群老大爷就再也不是这个小女孩的对手了。这在当时也算是当地象棋圈的一个趣闻。可惜,当时的她由于年龄太小,也未遇到慧眼识珠的伯乐,就这样丢下了象棋。冬去春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转眼之间,这个当初戴红领巾下象棋的天真小女孩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大学的生活,多姿多彩,有滋有味,压力也没初高中时大,时间也相对充沛些,她就重新拾起丢了很久的象棋,加入了大学的象棋社团,更在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了重庆的象棋爱好群,才认识了她如今的象棋老师冉柏林,冉老师不仅仅只是一个象棋爱好者,他更是重庆知名品牌赛事“冉氏杯”的创办者,他与他兄弟冉松林被重庆象棋界称之为“冉氏双雄”冉氏杯象棋赛至今一共举了八届,从未间断,实属不易。冉柏林、冉松林、两兄弟为重庆象棋的繁荣付出了很多心血,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重庆象棋界获得了大家的一致称赞。谭路垚自从在冉老师的指导下,才算真正的进入了象棋这个世界,才真正的开始了系统性的学习,水平才有了突破性的进步,几年的大学生涯中,通过课余时间参加比赛获得的象棋奖项数不胜数。

2019全国大学生锦标赛第六名

第四届全国智力运动会大学生团体第五名

2018高校团体赛第一名

2019全国业余棋王赛重庆赛区决赛第一名

重庆市第一届精英赛第三名

重庆市第一届智力运动会团体第一名

2019重庆全民健身第一名

2016重庆全民健身第一名

2017重庆高校个人赛女子第一名

2017重庆高校团体赛女子第一名

2018重庆高校个人赛女子第一名

2019高校个人赛女子第一名

2020冉氏杯女子第一名

谭路垚能够在近几年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真的不容易,因为平时的学习任务繁重,能够花在象棋上的时间并不多。作为一名工科研究生,她依然以学业科研为主,但象棋则是她最为重要的特长与爱好。寒暑假,她参加过象棋培训班;平时虽然很少有实战练习,但每当想要下棋时,她会在网上与棋友进行对弈,看象棋视频和直播来精进棋力;同时,她也会在闲暇之余去参加一些象棋比赛来让自己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她布局全面,棋风稳健,细致绵密,关键时刻又敢打敢拼,敢于放手一搏,作为一名实力与颜值并存的大学生女棋手,她曾作为山城象棋代言人连续几年周末在重庆三峡广场担当擂主推广象棋,吸引了众多爱好者围观参与这项活动,成为了山峡广场乃至重庆象棋赛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谭路垚不但在象棋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重庆女子棋王称号,在学习上,她也是一名优秀的好学生。重庆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的她,曾获得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奖,重庆邮电大学通信骄傲,重庆市高校体育活动先进个人,校学习进步先进个人,学业奖学金等荣誉,这一系列荣誉和成绩背后都离不开四个字,勤奋刻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其中学习的艰辛过程只有努力过的人才知道。同时她性格开朗大方、充满青春活力、并且爱好广泛,除了象棋之外,羽毛球、乒乓球、台球、跑步、等等都是她的兴趣所在,并且在这些项目校园比赛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由于自己优异的学习成绩,良好的品格修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健康的业余爱好,获得了学校全体师生的欣赏和赞扬。

人的一生短短几十年,必当珍惜,而青春又是其中最美好的时光,稍纵即逝。在青春年少时就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并向着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努力前行,才不负这青春好年华。谭路垚作为一名青年象棋爱好者,她就有着她在象棋上的理想——成为一名女子象棋大师。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研究生,她更深知,她们这一代大学生肩上的责任无比重大,“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能否尽早实现,必须要靠她们这代青年学子今后去担当,如今还作为学生的她,只能好好学习进行科研来全方位提升自己,为毕业后全力以赴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而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会尽量抽出更多时间去钻研象棋精进棋力,力争为象棋这个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华精髓发展传承作出更多贡献。

这就是我们山城象棋界的杰出女子棋手,重庆大学生的优秀代表,青春靓丽、多才多艺、品学兼优、乐观向上、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谭路垚同学。文章要结束之时,我们衷心的祝愿她未来的理想和抱负能够实现,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象棋这项艺术活动中去,因为只有他们的加入,象棋这门古老的文化艺术瑰宝才能永远焕发出炫丽青春。

写到这里,这篇我心中重庆象棋界十大风云人物系列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在这篇以美女棋手“山城象棋之花”开头以美女棋手“山城象棋青春美少女”结尾的系列文章中,我选择了在我们重庆棋界各个行业的十个代表人物来写。当然,我们重庆还有很多这样值得一写的人和事,写不尽也道不完。在此,我们向所有为象棋文化的推广传承曾经做出过贡献的重庆各界热心人士和爱好者致敬。

昨日辉煌已经成为历史,如今迈步重头越。在今后的岁月中,希望我们重庆广大象棋爱好者,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去书写我们重庆象棋未来的最美好篇章。共同去为构建和谐文明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古堡匪祸——追记会宁大沟_李家西堡子的一场血腥杀戮

堡子,作为清末民初时期的夯土建筑,它因结实牢固,至今仍在一些地方还能见到它的存在,尤以民国时期最多。

当时,社会混乱,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百姓经常为跑土匪而昼夜不安。为防土匪骚扰,人们不得不花费精力、财力、物力甚至举全家之力、全村之力,去筑高墙大堡。

然而事实上,大多堡子不但没有给人们带来一片安宁,反而招来的是大大小小的抢劫甚至残杀,有时候有的堡内人全家性命难保。民间谚语“住堡子,翻肠倒肚子。钻窨(yìn)子,熏死一洞子。土匪来了沿山跑,一直活到老。”其中就说明了堡子给人们带来的不安和不利。会宁县大沟镇刘沟村上曲社李家西堡子曾发生的匪乱就是一个见证。

两百年前,一群留着长发辫子,身穿粗布长衫,腰系草带,肩挑背扛的人,他们为躲避兵荒马乱之苦,背井离乡,四处奔波,在大山深处不时地为自己寻找着安身立命之地。

这群人从起初的成群结队到兵分几路,再到后来的各奔东西,他们一路上可谓风雨坎坷,受尽磨难。其中,一户李姓人家几经辗转,最终落户到会宁县大沟镇刘沟村大李家川。

他们先是居住在大李家沟(现崖头坪社一带深沟),依崖面挖窑居住。这里人口稀少,时有野狼当道。后来,他们几经搬迁,定居到大李家川上曲社的东山脚下。

慢慢地李家人开垦土地,扩大耕种面积,通过辛勤劳动,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了起来。几十年后,到了李良月手里,李家人拥有了自己一定的家业。

富起来的李家人,认识到了学识的重要性。清朝末年,李家掌柜的李良月看中自己的大儿子李凤鸣,送他到二十里路之远的新坪村新张家教书大师张嗣功学窑里求学。

民国初年,有识之士李凤鸣在家乡办起了大沟镇境内继郭庄村上水沟王正心、新坪村新张家张嗣功私塾之后的第三所私塾。周围众多学子求学于李家学窑之中。

该学窑(靠山坡挖窑)毁于1920年12月16日晚8时零6分的8.5级大地震即海原大地震。当晚在学窑中看秦安、通渭人耍牛皮影娃子的数十人,除离门较近的几人感到地震的刹那间跑出窑门外,其余人因窑门上部土方坍塌被埋或堵塞窒息全部遇难(其中包括在李家求学的孩子多人),之后学窑停办。

大地震后,李家人决定另选新址,全家搬迁。考虑到当时土匪抢劫时有发生的现状,李家决定筑打堡子,防匪避难。

掌柜人李良月几经打听,从远近有名的好几位阴阳中挑选了一个既会观地形又会看风水的老把式阴阳。李家人热情款待了这位阴阳后,就领着他在自己的地盘里寻找着最佳宅基地。

几天来,阴阳先生每到一个地方,先是对四周观一下山形,看一下水向,再放下针盘,割上一针。每割一针,李家人都会不吝啬地在针盘下放足银元。

从远处到近处,从川地到坡地,从早上到晚上,老阴阳一个劲地用尽心思为李家选择最佳堡子位置。

经过几天的忙碌,李家的大小地块几乎跑遍了,有的地块不止一遍。阴阳先生摸了一下自己的口袋,觉得李家的银元确实挣了不少,好酒也喝了不少。于是他静下心来,又一次放下针盘,最终为李家在原宅基地西南400米处的西山脚下居中之处,选择了一个较为满意的地方。

此地正好在沿串子梁朝北分支的两条长山之中,东山长于西山,且西山山形平稳,由南向北缓缓降低。从具体位置来看,这个地方西边靠山,南边为缓坡山地并慢慢向后连着沿川子梁,东边30米处有南北向水渠自然形成,且300米不到又是山,北面为宽阔的川地。阴阳认为这里周围山脉较好,风水俱佳,堡前视野开阔,是堡子的最佳之地。

时间不长,李家人择日宣布西堡子动工开始。来自周围甚至更远地方的几十个下苦人开始筑打堡子。他们各有分工,挖土的,担土背土的,提石柱子的,打夯的,还有筑墙师,不同的任务不同的工价,东家以一个正常下苦人一天能背多少背斗土为定工价标准。一般地,东家给下苦人背一背斗土付费一个麻钱,并根据堡墙的增高,一背斗土的工价也随之提高。对筑打堡墙的匠工另外提高工价。所有打堡墙的人一天按时三顿饭,饭量不限,吃饱为好,李家人时常为下苦人改善伙食,除了主要增加适当的肉食外,还平时给他们多吃油饼或长面。李家人善待下苦人,下苦人理解李家人,他们用了近三年时间将堡子打成。

打成后的堡子呈正方形状,边长40米,高10米,底层厚3米。堡门朝东北,堡门正上方有高房,正堡、堡壕及二院占地4亩。

古老的堡子

李家西堡子遗迹

西堡子建成后,显得高大、厚实,坚固,给李家人思想上、心理上带来了一种安全感。对整个庄口来说,堡子的建成确实是增加了一景。

时间不长,李家人在一片唢呐声中乔迁新居,周围许多富汉人家派人前来进火祝福,本地不多的村民也高兴地踏进李家的堡子为他们助兴。丰盛的饭菜,醇香的土酒,在大家的一片欢声笑语中,整个堡内显得好一派热闹场面。

搬进堡子后不几年时间,李家人口增加到14人,他们是掌柜人李良月即李老爷,李良月大儿子李凤鸣即李老大(亦称老先生)两口子及儿子李宗伯、二儿子即李老二两口子及两个儿子、三儿子即李老三(民国九年大地震在自家学窑中遇难)之妻及儿子李绍伯和女儿李树伯、四儿子即李老四两口子及儿子李成伯,兄弟、侄儿未分家,弟兄之间谦让相处,妯娌之间关系融洽,子孙孝敬父母,长辈关心下辈,全家人和睦相处。

经过几年的努力,再加上原来祖上挣的光阴,李家人成了当地大富人家,他们拥有刘沟、大李一带的数千亩良田,土地宽广,粮食满仓满囤,牛羊满圈,骡马成群。掌柜的出行有走马,全家人穿戴很讲究,在当地很有名气。

生活富有的李家人,计划对现有堡子进一步加固筑牢,以防匪患。正当李家人准备加固炮台、补全高窑高房以及完善堡子的其它功能建筑时,却不想一场土匪的抢劫使他们放弃了对此堡子加固的计划。

民国十八年正是大灾荒、大饥俄的一年,土匪王富德率一帮子人马四处逃窜,无处不抢。八月二十一日,他们拖着疲惫的身子在沿串子梁一带行走。

这里山头较高,他们不时地四处张望,不时地寻找着抢劫的村庄。

中午时分,他们途经大沟镇刘沟村大李家梁顶时,总是听见山梁的靠北下面不时的传来断断续续的号角声,带队的王富德误判为山下面有队伍驻扎。于是他们停下脚步,观察情况。

这时有个五大三粗的年轻人站了出来,他绰号叫杨脬(pāo)蛋,他走到王富德跟前说这一带他认识,这山梁的靠北下面有个叫大李家的上曲庄口,这个庄口有个李姓富汉,住着高墙大堡,他们有很多枪支弹药,也有很多金银珠宝。

王富德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说之前他给这家干过活,下过苦,了解堡子内的有些情况。

原来,杨脬蛋好多年前曾在李家当过伙计,因好吃懒做,挑事弄非,贼眉鼠眼地不好好干活,被李家人赶出了堡门。之后几年的时间,他凭靠着自己烧杀掠抢之能被王富德看中收下。这回他要借机为自己报复。

杨脬蛋还说,这号角声好像是李家堡内人吹的,他们在训练手下。

听到李家堡内有很多金银珠宝后,王富德心中暗喜。于是一声令下,全队人员迅速顺着号角声沿山而下。十几分钟的时间他们来到了上曲社李家西堡子附近的西山屲半山腰上,号角声正是从此堡子的高墙上传出的,他们很快下了山坡,聚集到了该堡子前面的打碾场里。

这几天,李家人正准备给一位逝去的老人烧百日纸,家里人都在做各种各样的准备工作,还有亲戚、庄间左邻右舍帮忙的人。他们有的裁切纸张,有的寻找做纸火的材料,有的准备杀猪宰羊,有的被安排切菜蒸馍,还有的计划布置搭棚,大家都在忙碌着。

当天,坐在上房里的几个大人商量着烧纸火时要请的阴阳和吹响。阴阳有的是,好一些的吹响还难找。此时,正在上房门上玩耍的几个孩子听到大人说吹响的事后,他们无意中对吹响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其中有个大一些的孩子说:“我们也来做个吹响吧。” 另一个接着说“前几年我们都吹过了,没有啥,柳树枝、椿树枝做的都吹过。” 前一个孩子听后笑着说:“前几年是前几年,今年是今年,我们都长了一岁,现在我们吹一下,看谁的力气大,吹的时间长。”于是,几个不服气的孩子要决一胜负。

他们爬上堡子外附近的树上,折来了椿树枝、柳树条,费了好大的劲,每人就做了一个满意的“响响”。椿树枝做的“响响”更得劲,将一尺长的椿树枝退皮后里面掏空,再在上面小心地钻上几个孔,“响响”就成了,吹起来它发出的声音既不高也不底,很顺耳的。大人们对孩子的这些表现很赞赏,还鼓励他们到堡墙上比赛一下,让更多的人都能听到。

好胜性很强的孩子们几下子就登上了堡墙,各自吹起了自己的响响。正在高房土炕上休息的李老爷即李良月,听见孩子们的吹响声后,也高兴的从炕上翻了起来,顺手拿起桌子上的一个牛角号,慢慢地来到孩子们的旁边笑着说:“乖孩子,咱们一起吹吧”。于是他也涨红了两个脸蛋使劲地吹了起来。

老者的吹号声,孩子们的吹响声,交织在一起,听起来忽低忽高,忽弱忽强,忽近忽远。一阵乱吹后,最后还是牛角号的声音压住了其它响响的声音。老者一时高兴,喝了几口茶水后又使劲的吹了起来,他几乎用不了换气就能吹好长时间。一会后,他给孩子们说牛角号的声音就是好听,声音还能传的很远,让更多的人都能听到。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使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正是这好听的牛角号声给自己及堡内人招来了一场人命关天的大祸。

当李老爷和几个孩子在堡墙上谈论吹响的时候,他们无意中看到了西山屲上骑马的人群,他们感到很惊奇。不一会时间,他们又看到这群人马朝自己家的堡子走来了,很快聚集到了自家的打碾场里。李老爷仔细一看,几十个人,几十匹骡马。

此情此景,把他们几个吓住了。他们停止了吹号,孩子们赶紧跑下了堡墙,唯有李老爷钻进了自己堡门上面的高房,他通过高房上的小窗眼细心地观看着这帮来路不明的人马。

老者发现他们带刀挎枪,衣着不整。他想,周围几大户人家要来往,之前有信息互相告知,就是之前没来得及说明,如果到了堡子跟前,也会有礼貌地给堡子主人打个招呼,以便使对方好好接待一番。为啥这帮子人表现出了异常的现象呢?

猛然间老者意识到这是一帮子来路不明的土匪。这时有了戒备心理的李老爷赶紧拿起了自己的一支老土枪,手脚麻利的装上了自制火药,并做好了随时向这帮土匪开枪射击的准备。

这时,堡内人发现情况不妙后早已提高了警惕,关闭了堡门,除了上好两道插销外,还用两盘石磨牢牢地堵住了木大门,准备烧纸的事只好放弃。

这帮土匪到达李家的打碾场后,因当天赶的路途太长,他们已经明显感到有些人困马乏。他们从马身上卸下了拖带的食物,席地而坐,开始大吃二喝起来。这都是他们在上一个庄口抢劫的,白面馍、鸡肉、牛肉等,几乎路上能好带的食物,他们统统一样不少地大袋小袋装着满满的。

庄里不多的几户人家看到李家打碾场里的人马后,他们感到其动静可疑。不知谁家先喊了一声“跑土匪”。慌乱之中他们顾不上收拾门窗,携老抚幼,能跑的跑,能逃的逃。

正在离堡子不远的一块秋田地里,李家的几十个伙计一个劲地拔着糜谷。秋收大忙季节,他们午饭后比平时早一点来到地里干活。忽然,不知谁说了一声堡子前来土匪了,大家听到后霍地站了起来。他们先是看到打碾场里的一群人马,再看到庄口处奔跑的老小男女。“土匪来了”大家异口同声地喊了出来。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跑了起来,朝离堡子较远的地方跑去。有的顺沟逃跑,有的钻到提前挖的窨子里,有的钻到深洞里,还有的往附近其它的山头上跑去了。他们都在尽力拼命地为自己寻找着安全的地方。

这帮土匪看到不远处乱跑的男女老小后,他们并不感到惊奇,他们对这些已经习以为常了。

休息一会后,土匪振作了一下精神,高一声低一声地唱出了他们的顺口调,“穷人家的娃不要愁,骑骡压马走幽州。富汉家的娃,不要欢,屁股上架的是老铁锨。烤土豪,为发洋财。”这些听起来很恐怖的顺口调,似乎像黑云一般笼罩在大李家的上空,令人有些窒息的感觉。

唱完后,他们准备对堡子抢劫。一般地他们每到一个抢劫的地方都会来个先下手着为快,不管财富多少,这是他们的惯例,也是他们的本性。对于此堡子他们也有同样的想法。他们用不着打探堡子的情况如何,就凭着听到的牛角号,一帮子头脑简单的土匪就臆断堡子内有军人,有武功高手,有保镖,有枪支弹药。一连串的臆想,使这群持刀的、端枪的土匪都表现出迫不及待地抢劫堡子的样子。

说来也怪,领头的王富德不知这天啥想法,他改变了以前的惯技,看了看这堡子,抓耳挠腮后认为,攻打堡子是为了钱财,为防赴个空,必须先派几个人对堡子的真实情况进行摸底。比方说堡内的人员状况、防守布置、枪支弹药、金银珠宝以及其它对自己有利的东西。

正要进行人员确定时,杨脬蛋又来到他跟前。他对王富德说,这家很富有的。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偷偷地在李家的北房窗子旁,听见李家掌柜人与家人私下议论一整坛银子的事。还有某个中午他经过堡内东房门前时,无意中通过关闭不严的窗户,看见了土炕后墙一角处发光的金条。还看见过一间房子里的狗娃子炮、老抬枪和火药等。

对于杨脬蛋的话王富德半信半疑,他认为堡子内就算真的有这些东西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如果抢起来也用不了吹灰之力的。

他最后还是另选了几个人对堡子进行了打探。得到的结果是堡子内没有军人,光阴并没有多少。从堡子的外表来看,以及从堡子内不多的屋舍来看也证明了这家没有多大的财富。于是他们就不计划哄抢此堡子,也不准备攻打此堡子,并决定马上要从这里离开。

但是,有几个土匪认为,他们不管到哪里都有大大小小的抢劫收获,如果就这样离开的话,就等于自己白白地来这里一回,确实是贼心不忍。这时,杨脬蛋乘机煽动大家了,他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干脆向堡子里人要些馍吃”,大家听后随声地应了声“好注意”。

王富德听后也点头同意。

“给些馍吃,我们要走了”,杨脬蛋又大声地朝堡子喊了一声。

这声音传到了堡子高房内李老爷的耳朵里,李老爷不假思索地回了土匪一声“滚蛋,给你哪里的馍”。

“要不给些饭吃”。一个土匪又说。

“谁给你饭吃,快走”。李老爷又是一句。

“别大话了,要不我们白来了一回。”另一位土匪回答到。“你们是啥东西,又不是我们请来的,白来了就白去吧”。李老爷随口顶了一句。

听到李老爷的这句话后,杨脬蛋抢话道:“你们给得给,不给也得给”。

“就是,你们给得给,不给也得给”众土匪帮腔到。

“少啰嗦,快滚。”李老爷仍是一种强硬的态度。

听到李老爷的这种口气后,恼羞成怒的土匪觉得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因为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受到李老爷对他们的又一次辱骂后,土匪铁了心非要上馍不可。

这时,一个土匪很快地爬到打碾场的一个麦摞子上,右手举起自己的一支枪大声地喊道:“堡子上人听着,给你亮个身份,我们是一帮子土匪,你多多少少给我们一些吃的吧”。

李老爷从高房的窗眼向下望去,这帮土匪还在原地没有走的意向。于是,他对着打碾场里的土匪大声喊道“野土匪,赶快走,要馍没有,要饭更没有,有的是子弹”。

土匪说:“别吓人了,子弹我们才有呢”。

李老爷听后十分生气,一下子提高了嗓门大声地说:“要开火就开,饭馍就是没有”。

土匪听李老爷这么一说,个个气得满脸涨红。有几个土匪开始议论了,看来这家真的有枪火呢。

李老爷一边说着,一边端起了早已装好的一支老土枪,瞄准了麦摞子上的这个土匪。不知怎地,这时他有些手颤,心跳得比平常有些快。也许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拿起土枪对准一个活生生的人。不过他又给自己稳了一下情绪,“我不打他他打我,还不如我先打他为快”。李老爷又一次瞄准了这个土匪,这回他稳稳当当地把手按在了扳手上,乘着土匪抬头说话时,李老爷慢慢地搬动了扣手。“砰”地一声枪响,飞出去的石渣打到了这个土匪的一条腿上,还有些砂石擦着他的脸皮而过。他一声疼痛地惨叫后就从麦摞子上跌了下去。

这时,堡内的下苦人王海清(大沟镇孟家窑村黄川集人,15岁,后来被过继给大沟镇宋坪村蒲曲社一霍姓人家)和下苦人的孩子马进元(上曲社人,14岁),听到枪响后他们赶紧登上堡墙,想帮李老爷一把。

王海清是李老爷的亲外甥,其母是李老爷的大女儿,这几年饥荒挨饿难受,他与自己的母亲投靠到舅舅家躲灾荒。他经常梳着长辫子,是个勤快人,在舅舅家生活有了保障后,什么家活、农活样样都干,他因干活老实舅舅家人很喜欢他。

他和马进元登上堡墙后,在稍墙的枪眼里看到了打碾场里的土匪,有的提着大刀,有的端着枪支,个个杀气腾腾,虎视眈眈。最明显的就是他们的枪支显然不同于李家的枪支,估计他们端的就是人们所说的快抢,这可比李家的枪支厉害多了。王海清和马进元赶紧跑到堡子西北处李家唯一的一台老抬枪旁,手脚麻利地给老抬枪加足了火药及石子,伺机准备给土匪予以射击。

听到李老爷的枪响后,土匪吓破了胆,他们又看到自己的人被李家的枪弹打中了腿,慌乱中几个土匪对着高房打了几枪。很快他们又爬上了与堡子只一壕沟之隔的西山屲半坡。这山坡上的任何地方都高于此堡子,站在高于堡子的山坡上,土匪没有任何顾忌地准备用快抢对堡子进行射击。

他们发现堡墙上的王海清和马进元后,就对着他们俩打了两枪。慌乱中二人趴在稍墙下面,引燃了老抬枪的炮眼子,朝土匪盘踞的西山屲方向无中心地打了过去。接着土匪对他们进行了还击。

此时,王海清、马进元二人已感到自己力量的单薄,二人只好放弃老抬枪,两手紧紧地抱着头,躬着身子,冒着生命危险在土匪的射击中跑下了堡墙。

李老爷自小喜欢武功,爱练枪法,挥拳舞刀也有其长,瞄杆子一送就过五十米。早年他经常在晚上的月光下或油灯下,给川里王家王五田、三房吴家武先生及自己的孩子等人教练武功,五步拳、马步站桩功等都是学习的内容。

这次他想他的枪法有英雄用武之地了。他要让土匪尝一下自己的厉害之处。

第一枪打响后,李老爷觉得枪心不准,杀伤力不大,他又不得不赶紧在高房内急急忙忙给自己的老土枪装上石渣火药,准备再给土匪一次致命的射击。

此时,惹怒的土匪早已在西山屲半山坡端起了自己的快枪,对准了这座堡子上的高房,瞄准了高房上的窗眼。趁李老爷在窗子上架枪之时,有个枪法过硬的土匪一枪过去就击中了他的头部,李老爷应声倒下。他的血从高房的门上流了出来,从大门门框上方的水眼里留了下来(此水眼设置在大门门框上方外侧正中间,直径18公分,垂直于堡墙顶部,水眼用布瓦砌成,当土匪进入堡门时,有准备的堡内人在堡墙上直接将开水灌入以烫伤土匪,或当土匪点燃大门时他们在上面灌水将火浇灭,有时候水眼还当枪眼使用)。

就这样有武功在身的李老爷只向土匪开了一枪,还没打死一个上门的土匪,就抱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他日防夜护的堡子。几年后,他的血迹还在堡墙大门上方的水眼处仍清晰可见,令人惨不忍睹。

听到枪响的堡内人慌了手脚,当他们知道李老爷已被土匪打死时,堡内所有男人都做好了激战准备,他们拿出了自家所有的狗娃子炮、老土枪、五尺棍、还有砍刀、铁锤等自卫家当。他们一边派人守护堡门,一边派枪法较好的年轻人准备再次登上堡墙。

当再次登上堡墙的人刚抬头起身观察匪情寻准目标时,就明显感到稍墙较低无法掩体的不足,还没等他们转过身来,土匪的快抢就朝他们打了下来。他们根本不可能在堡墙上点燃狗娃子炮,更不可能在堡墙上端起老土枪去瞄准对方。土匪利用西山屲半坡的优势,居高临下,对堡墙上的一举一动看得一清二楚,登上堡墙的人连试几次,均以失败而告终。

正当他们无计可施时,忽然堡内靠东的半个院子飞来了快枪射来的子弹。很快大家有的钻进了屋子,有的跑到能掩身的堡内西墙下。此时,堡内人明白了,土匪已利用西山屲优势把堡子控制了。

躲在堡内西墙下面的几个男人听着从西山屲上飞来的噼里啪啦子弹声后,他们浑身发抖着,又互相议论着。有的说“当年堡址选错了,这是先天不足,这是最大的缺陷”。有的说“山下面打堡子,易攻难守”。还有的说“那个阴阳没水平,在这里选堡子缺少智慧”。不知谁最后又补充了一句:“阴阳选错了地方,难道李家人看不出堡子在山根下面的吗?也不考虑它存在的隐患吗?”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

几声枪响后,跑土匪到深洞、山头等地方的大人小孩,已经吓得全身打颤,他们好像感到这枪声是朝他们打来的,他们以为这个世上再没有安全的地方可躲可藏。就在一座山头上,跑土匪的孟家老大爷给自己的孩子说,万世富死,别打堡子,看来李家人没命了。

尽管堡内人无法登上堡墙对土匪进行还击,但他们还是以西边的堡墙体做掩护,用狗娃子炮和老土枪不时地朝堡外乱射,给土匪以“响声”还击,以吓唬土匪而已。但每次射击方向偏离,没有准心,每一次射击都向土匪暴露了自己的弱点。时间不长,堡内不多的火药、石渣用得一干二净,对外的响声不得不停止。

这些举动使土匪摸清了堡内的武器设备,知道了堡内力量的单薄,明白了堡内已经缺少组织,行动处于混乱的局面。乘着这一弱势,土匪持枪舞刀直冲堡门。这次,土匪死了心非要攻破堡子不可。他们要抢,要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与此同时,有几个站立在半山腰的土匪密切关注着堡墙上的动静,一有风吹草动,就给予射击。

冲到堡门前的土匪,匪气十足。他们先是对着木大门进行了疯狂的射击,密密麻麻的弹孔布满了整个木门面,接着他们对着堡大门用马刀一阵乱砍。乱砍后,结实、坚硬、光滑的木门并没有砍下多少,只是留下了一道又一道的刀痕。还有几个土匪乘机钻到李家二院子里的铁匠铺,顺手拿来了打铁锤,他们对着木大门恨恨地砸了又砸,仍然没有效果。

就在一群土匪围着堡门的时候,另几个土匪在堡子的不远处上演着一场杀人的悲剧。

当天午饭后,堡子里的几个下苦人想在晚上吃一顿莜麦面做的饭,可是李家这段时间正好缺少这种面,家住附近上庄子的李姓人说他家有。于是他提上面袋子,顺手拿了一根瞄杆子跑到他家取面了,进屋后他感到有些瞌睡便一头倒在炕头上睡着了。后来,几声抢响惊醒了他,他以为李老爷在堡墙上练枪法。一大会后当他背着莜麦面耍着瞄杆子返回堡子的半路时,发现堡门上有很多的持刀人,打碾场里有很多的骡马,他被吓了一跳就转身往远处跑。几个土匪看见后持刀就追,没多远这位李姓人被他们无缘无故地活活砍死在了自己庄间的小道上。

此时,土匪的吹号手使劲地吹着“嘟嘟嘟----”的长号,一声连着一声,就是底气有些不足,但还是声音不断。这号声的大概意思是“堡门开了、堡门开了”,一个劲地为土匪鼓劲加油。

听到土匪的砍门声、砸门声后,堡内人只好用砍刀、木棍及其它铁器等待应对进门的土匪。除此之外,他们再无任何办法可想。

在砍门、砸门无果的情况下,土匪向堡子内喊话了,“打开堡门,让我们进来看看。”

堡内无人回话。

“把堡门打开,我们不会把你们怎样的。”

堡内仍无人回话。

又是一阵乱砍乱砸。

这时,土匪杨脬蛋向堡内人喊话了:“李家人,把门打开吧,我们是熟人,我曾经给你们家打过短工”。

李家人听后并没有动开门之心。

过了一会,杨脬蛋又说:“好好地把门打开吧,我们确实饿了,进来吃一顿饭就走”。

这时候,堡内的女人、小孩早已吓得躲到屋内其它隐蔽的地方了。

面对此情,正在堡内西墙下面的李老二、李老四和几个自家的男伙计、在家的男亲戚商量了一下,分析了当下的情况。一个说:“现在土匪真的饿了,要吃饭就让他们进来吃一顿,我们能管得起。”

稍停后又有一个说:“土匪的心太毒辣,要吃饭没有啥,抢银元也不要紧,恐怕他们进来还会伤我们呢。”

不知哪位接上话说:“土匪也是人,人心都是肉长的,给他饭吃了,感激我们都迟呢,还能伤我们呢。”

“就是,如果伤我们的话,他们就是豺狼,他们就是虎豹。”

“这乱世年间,豺狼虎豹多的是,有的土匪连豺狼都不如。” 前一个听后脸色沉沉地说。

这时李老四发言了,他说:“如果这样继续下去,或许他们用柴火烧开堡门,或许他们搭上梯子越墙而入,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凭我们现在的武器、我们现在的本事,堡子会迟早攻破的”。

“就是,那时对我们会更不利的。”李老二补了一句。

堡门外又是一阵急促的吼叫声:“再不开门就没有好下场。”大家听着土匪既吓唬又要实干的恐怖声,心理慌地不知如何是好。

堡子内气氛异常紧张。李老四站在西墙下边,已经是全身汗水。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抬起头看了看深秋的天空,天蓝云淡,秋风不时地吹过,一群燕子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接着他又听到几声叽叽喳喳的麻雀声。可低下头来一想,他们全家却被一阵土匪控制着。他心里真的不是滋味。他默默地祈祷着,不要让悲剧发生在自家的堡子里。

门外又是一阵吼叫声。

这时,李老二与李老四商量后对一旁的下苦人吕有壁说,你去开门吧,让他们进来吃一顿饭。不过他又对吕有壁说一定要小心,要预防土匪的不测。

吕有壁,刘沟村刘沟社人,时年29岁,他身高1.8米以上,两膀有力,干活本分老实,弟兄中排行老大,家中有两位老人,他带着妻子、1岁的儿子和17岁的亲六弟暂住在李家堡子附近做李家的伙计。这天午休后正往地里去干活的吕有壁弟兄,半路上听到土匪快进庄子时,他们二人赶紧转身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堡子里。坚固的高墙大堡,厚实的木制大门,这是他们认为最安全、最可靠的地方。跑到堡内的吕家弟兄及堡内人下了决心要守住李家人的堡子。

听到这话后院子里显得一片寂静,所有男人心理上、思想上、技术上都做好了应战的准备。他们一下子分散到了几个不同的地方,他们要根据土匪进堡后的表现做出自己的选择。要么给他们饭吃哄他们走开,要么干脆把他们赶走,要么与他们拼斗决一死战。

吕有壁听从了李家人的安排后说“行,我去开门。”随后他转过身子,空着两手,壮着胆子,拖着沉重的步子,心里又祈祷着自己的平安及堡内人的平安,朝大门的方向走去。

跟着吕有壁身后的还有李老二,他顺手拿了一根五尺棍以备不测。当他们二人向大门走去的时候,大家已身不由己地为他们俩捏着一把汗。不过,李老二未走到大门洞前就停下了,他想如果土匪进来动手的话,他好施展武艺给土匪一阵旋风棍,让他们抱头鼠窜。

这时,站在门外的土匪已手持马刀,两眼凶狠地盯着大门的打开。他们伺机用这些锋利的马刀和坚硬的大锤在堡内作恶。

快到大门时,土匪又喊叫了一声“快开门”。

“来了”吕有璧一边回答着,一边又慢慢地、小心地打开第一道门插栓。当他刚打开第二道门插栓还没来得及开门时,疯狂的土匪使劲地推开了木大门连同两盒顶门的石磨,木大门的冲力使他退却了三四步,差点晕了过去。此时土匪手持大刀如虎狼般一拥而入。进门后他们迎面看到的就是吕有壁,还没来得及吕有壁说话,一位绰号叫“红马夹”的土匪抡起马刀朝他猛力地砍了下去。

红马夹土匪因身穿宽大红色马夹而得其名。这天他除了穿着红马夹外,还里套一件半身麻色短大褂,腰里系着一根粗皮带。他嘴唇有些发黑,眼眶里充满着血丝,裤腿上还有大大小小的血迹。

他的这一刀正好砍到了吕有壁的左前上半身,9根肋骨被当场砍断,左面肚皮被割破,他的肠肚一下子落到地面上。站在上房台子上的吕有璧弟弟,看到倒在地上的大哥,他猛地几个快步扑到哥哥身旁大声地哭了起来。还没哭几声他就被另一个土匪抡起马刀对着他砍了下去,肩骨砍断了,头颅打破了。吕有壁弟兄就这样倒在了李家堡子的大门上。(后来吕家人搬迁到现在的四方镇小南村可老湾居住,1998年搬迁吕有壁的坟墓时,仍能从遗骨中看出9根被土匪砍断的肋子)。

此时,站在内大门口处手持一把大刀把门的冉姓年轻人(当时全家在中组社定居,之后其家搬迁至现平川区复兴乡阳屲台子居住,),看到这恐怖的一幕后,吓得全身打颤。他被土匪强行放下了自己的大刀。然后一个大铁锤朝他砸了下去,冉姓人斜着身子一躲闪,由于土匪的大锤用力过猛,一锤下去就砸断了他的左腿。这时他只好用右腿跪在地上向土匪求饶,不停地喊着“给我一条活命,我家里还有小孩子等着喂养,有年迈的老人等着我侍候”。面对这个用一条腿跪在地上求饶的人,心毒手辣的土匪继续朝他的右腿砸了下去。他在绝望中用自己的双手趴在了地上,然后一阵土匪踩着他的身子走进了堡门,就这样冉姓人残忍地死在了土匪的铁锤之下。(1970年代中期,冉姓人的坟墓搬迁时,遗骨中仍能看出当年被土匪砸断的两条腿,令人触目惊心。)

躲藏在一墙角处的王海清看到这一幕后,吓得两眼发黑,全身酥软,他赶紧往一屋子内跑去,还没跑出几步就被冲进堡门的一土匪朝他开了一枪,土匪是用快枪打的,这一枪正好从他的脖子右下面察皮打了过去,子弹是从左面飞了出来的。无情的子弹伤着了他的气管,血一下子流了出来,他猛地跌倒在院子里。

就在他疼得迷迷糊糊手脚不停地动弹的时候,红马夹土匪拿着大刀过来准备砍他了。他走近王海清后发现气管处冒着血泡,还听见枪眼处微薄的出气声,于是他放弃了杀心,然后朝王海清使劲地地踢了一脚,这一脚把王海清从仰卧提了个侧卧,然后说,没必要砍他了,他已经死定了。

后来王海清慢慢地昏迷了过去,等他稍有清醒时,看到院子里的土匪还在逞凶,自己已在一滩血水中。他赶紧闭上眼睛,故意装作快死难忍的样子,乘摔胳膊的机会两手地面一抹,赶紧把地面上流淌的血水抹在了自己的脸上,闭着气佯装死人。他记得自己躺在院子里的时候特别的口渴难受,或许是流血太多的原因吧。几十年后他的脖子下一直长着一道厚实的枪弹疤痕。

当李老二看到吕有壁弟兄和冉姓人被砍被砸的残忍情景后,又看到王海清挨到子弹的疼痛时,他浑身不寒而栗,但他又感到自己力量的单薄。面对朝他逼来的土匪,他只好放下手中的五尺棍,然后两个拳头握在一起,向土匪一个劲地求饶。他问土匪领头的是哪位?有什么事商量着来。但毫无人性的土匪容不了他多问多说。李老二情急之中,一把拿起五尺棍,起身给土匪一阵乱舞。这几棍使土匪连连用刀避挡,不料,五尺棍被避挡的大刀砍断了,他被土匪的乱刀砍伤身亡。

躲在大门转角处的李老二的妻子,她身边护着自己两个年幼的儿子,当看到自己的丈夫死在了院内的一滩血水中,又看到眼前杀人的情景时,惊吓之中的她背着一个小的,拖着一个大的从大门溜出,径直来到离堡子100米远的井口旁,头都没抬从40多米深的水井里跳了下去。

进堡后的土匪在院内持刀乱舞,有的直奔房屋,有的登上了堡墙,堡内成了土匪作恶的地方。

正在东房炕上有病睡卧的李凤鸣,他曾在新坪村新张家教书匠张嗣功的学窑里求过学,之后在家办过私塾,人称他老先生。他传道子孙有方,对周围学子亦不吝赐教。川里王家王五田、新张家张嗣功孙子张秉田(此时新张家学窑因张嗣功去世停办)、郭庄上水沟秀才王德峰等都是他的学生。他的学窑毁于民国九年大地震。

好长时间以来老先生有病在身,一直服药在炕上休息,身体总感到虚弱,经常头晕眼花,有时候连翻身都要靠他人帮忙。

这天他照样喝了中药后,闭上房门,盖着被子休息。迷迷糊糊中听到屋外的枪声后,老先生问在旁的妻子外面怎么枪响呢?妻子说是自家人在试枪。一会后又听到比之前更激烈的枪声,他又问妻子怎么枪声越来越激烈呢?妻子说,别管了,还不过是比枪法。

老先生已经预感到了什么,他说这不像咱们试枪比枪的声音。说着他想起身到外面看看究竟,但翻了半身后就感到虚弱的身子有些支撑不了,他继续蜷缩在被窝里。慢慢地枪声越来越少了,老先生还是心里不踏实地睡着,想着。

一大会后,他又问妻子怎么院子里说话声不对劲呢?妻子说她出去看看。正在她起身之时,房门被推开了,接着一个左右两手各持一把马刀的人,从门框上跨了进来。他就是这群土匪中的杀人狂----红马夹。

老先生的妻子被这位神秘人物吓得“妈”地一声叫了起来 “土匪进来了”。老先生赶紧起了个半身,对着妻子喊了一声“把枪拿来”。此时,已经迟了。有病体弱的老先生被另一土匪抓住他的长辫子,然后恨劲地把他拖到土炕头上,红马夹土匪的两把马刀死死地捣住了他。当他挣着身子与他们讲理时,满身血腥味刺鼻的红马夹土匪举起了马刀,狠狠地朝老先生的身上砍了下去。随后夺门而出。老先生不明不白地死在了自家的炕头上,死在了土匪的屠刀之下。

此时,站在一旁而又无力反抗的老先生妻子,眼睁睁地看着土匪的恐怖行径后就晕了过去。一会后她有气无力地爬到丈夫的身子旁放声地哭了起来。

堡内的几个男人并没有被凶猛残忍的土匪所吓倒。他们总是伺机对付土匪。

堡内某一角处隐藏的李老四看到院内嚣张之极的土匪,他一个劲地从隐藏处冲了出来,手持砍刀,一跃而起,对着几个土匪一阵横摔,只听到土匪哇哇的乱叫声。当他再举起大刀连砍时,被站在堡墙上的一土匪对他就是一枪,但未能打中。李老四有惊无险,继续和土匪搏斗。不料他身子一转,土匪的马刀正好朝他的后背砍了下去,他再也没有站起来。

站在上房台子上的另一位上庄子男子李某,他也是堡子主人的伙计,是之前进堡子帮忙守堡的人。他看到土匪残暴的行径后,吓得四肢无力,他只好躲在一旁不敢起身。但是就这样一个人,恨心的红马夹土匪还是举起大刀朝他砍了下去。躲在一房子里的其妻看到自己的丈夫倒在血泊中,一下子从房子里扑了出来,扑到自己的丈夫面前一阵大哭。

趁着她的哭声,有个土匪对她的后脖子砍了下去。随即这位机智的妇女猛地顺势趴在了地面上佯装死人,原来土匪是用刀背砍下去的。庆幸这一刀背没有要走她的命,但从此她的后脖子上留下了深深的刀印。(1980年代中期,她的几位孙子给她梳头时发现这一刀痕后,问奶奶是怎么回事。这位70多岁的老奶奶哭诉着、揭露着当年土匪的野蛮行径)。

当院内上演着杀人悲剧的时候,从东房门上出来的红马夹土匪趁机奸叫了起来,“把堡内所有的男人杀完”, “把李家人的男孩子杀完”。

红马夹土匪手持两把马刀,上面还流着血滴,阴险可怕的脸上流着血水,红马夹上也溅满了血迹。他跑到一盛满水的水缸前,猛喝几口生水后,用力把两马刀往水缸里一冲,又逼近了躲在墙角处的几个下苦人。

这是几个李家的伙计,他们被乱杀乱砍的土匪吓得躲在了北房的墙角处,半蹲地挤在一起。可怜的这几个下苦人,他们憨厚、本分、老实,平时只知道干再累再苦的活,就是不爱耍棍,更谈不上舞刀之类的。

这天中午,掌柜的安排他们几个下午在堡内做一些泥补之类的活就不用下地了。饭后,他们几个坐在一起抽着旱烟闲聊了起来。

有位孟窑村孟家口的孟姓年轻人,平时喜欢喝点酒是他的爱好,他说咱们能喝两盅酒就好了。另一位说简直是笑话,下苦人能随便有酒喝。于是孟姓人试着在李家掌柜的处要酒,没想到李家掌柜的爽快地给了他半壶自制的酒,还说你们几个少喝点,下午要把活干好。

他们几个得到酒后十分地高兴,正当他们打开壶盖准备倒酒时,却被突如其来的土匪打乱了他们的计划。此时,他们只是眼睁睁地看着土匪的横行,除了敢怒、敢恨外,再无任何还击之力。

面对眼前凶残的土匪和恐怖的马刀,求生的意念使孟姓人举起双手向土匪战战兢兢地下话道,“我们是下苦人,是从远处来这里的,好好地饶了我们吧。”红马夹土匪看着这个老实巴交的下苦人,听着他不停地求生告饶,他的两只习惯了摔大刀的手又恨恨地举起马刀朝孟姓人砍了下去,孟姓人一躲闪,刀背正好碰破了他的头,血流不止,他当场昏了过去。

当他清醒过来时,还看到院内的土匪舞着马刀,他就赶紧闭上眼睛装作死人。此时,其他的几位下苦人被红马夹土匪砍伤或者砍死,现场一片混乱。

有一位通渭榜罗的年青人,二十不几,他家里特别的穷,几个月前,他告别父母,远离家乡,一路朝北走来,他特别能吃苦,哪里缺伙计,他就在哪里干活。后来经人介绍,他来到离家二百多公里的大沟镇刘沟村上曲社李家下苦。为了多挣几个钱,来李家的第二天就上地拔糜谷去了。只干了一天的活,他因水土不服感到肚子有些疼,就向李家请了病家。这天午饭后他觉得肚疼慢了一些,就和前面的几个伙计坐在一起用较浓的甘谷话跟大家聊了起来。他说这年头找个下苦的地方真不容易,这里确实太远了,但只要有钱挣地方远一点是不要紧的,就是再累的活他都能坚持的。他还说他家里穷的确实是揭不开锅,他要好好下苦多挣些钱。他一边诉说着自己家的难肠,又一边苦笑着准备跟大家喝两盅酒解愁。不料突如其来的土匪使他猝不及防,红马夹土匪的马刀朝他砍了过来,他就无缘无故地死在了土匪的屠刀之下。

堡内的男人被杀完后,还不罢休的土匪,气势汹汹地冲进了李家厨房,逼着两个做饭的女人要交出李家的孩子,要把他们斩尽杀绝,使李家人断子断孙。

他们从炕上、水缸背后、面柜里头及其背后、灶头与饭板之间的储藏处无不搜寻着李家的孩子,他们在饭板下面发现了躲藏的4个男孩子,其中3个是李家的后代,他们分别是李宗伯(7岁)、李绍伯(10岁)和李承伯(4岁),还有一位是本庄子下苦人的孩子叫马进元(14岁)。顿生杀意的土匪用自己沾满血迹的恶刀,把几个吓哭的孩子从饭板下逼了出来。当他们朝这几个孩子举起屠刀的时候,被吓坏的孩子只是哭着喊着“妈,妈---”。此时,正在灶头前的马进元母亲猛地扑了过去,“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她用半躬的身子把4个孩子挡住了。她哭着对土匪说:“刀下留情,这是我门家的孩子 ”。

“你是什么人?” 土匪用马刀逼着她的脖子问。

“我是下苦的。”她答道。

“李家的孩子呢?”

马进元母亲灵机一动,回答说:“前几天跟着大人到外地浪去了。”

土匪又问:“你们家的孩子为啥穿着不一样,一个穿着破烂,另三个穿这么新?”

聪明的马母说:“穿着新的3个孩子是侄儿子,他们家情况好。我家的情况不成,孩子穿着破烂。”

“为啥你领着他们呢?”

“他们的父母到外地做活去了,我就带着他们”。

这时,有一个土匪怀疑她没说实话,就将带刃的长杆子直戳她的胸部。她还是一个劲地说:“我是下苦的,这是我们家的孩子。”

杀气腾腾的土匪看着这位哭得十分难过的女人,又看着旁边吓得打颤的女人,他们对马进元母亲的话信以为真。

就这样,一位在李家下苦的农家妇女,面对穷凶极恶的土匪,临危不惧,随机应变,以自己的聪明机智,在土匪的屠刀下成功地救出了4个孩子。

这帮土匪还不放过李家的妇人,扬言要杀死李家掌柜人的妻子,要对李家的妇人进行残酷的折磨。在厨房内,他们大声地问道李家的妇人在哪儿?

“他们带着孩子到到外地浪去了。”马进元的母亲还是不动神色地继续这样说道。

土匪对着灶头前吓得打颤的女人问:“你是什么人?”

“下苦的。”这个女人回答道。

这个女人即李老三的妻子,是李绍伯的母亲,她早年丧夫。此时,她紧紧地站在自己的孩子跟前,只是眼泪流个不停,她被眼前的这一幕差点活活地吓死了。

“你们都是下苦的?”土匪又问。

“我们都是”。李绍伯的母亲回答道。

看着她们俩虚弱的身体,土匪就用手里拿的铁柱子朝她们的身上分别蹲了几下,恶恨恨地说看来这都是下苦人,说着转身走出了厨房门。

李老四的妻子即李承伯的母亲在另一间房里住着,一个月前重病在身,这几天又穿上了老衣,她一阵清醒一阵糊涂,家里人时时为她准备着后事。却不想冲进堡子的土匪还要对她进行恐吓。土匪手持大刀冲进该房后,口里喊着“杀掉李家的妇人。”当红马夹土匪举起大刀的时候,有个年级稍大的土匪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腕,他说今天杀的人太多了,再不能这样了。然后他看了一下土炕上奄奄一息的病人后说,看来她活不了多久。这样李承伯的母亲才幸免遇难。

就在几个土匪在堡内作恶的时候,堡墙上的土匪仍在张望着堡子内外的情况。李绍伯的姐姐李树伯(12岁)躲土匪跑到了堡子外的一堆砖瓦空间处,可怜的小女孩吓得连气都不敢长出,土匪发现后,他们狞笑着,不时地在堡墙上用瓦块对这个年幼的女孩进行了一阵瞄打,她的头部被击中砸伤晕了过去,三天后慢慢地苏醒了过来。

眼看着堡内血泊中的尸体,失去人性的土匪其残忍暴行仍没有收敛,他们又一次冲进东房,用大刀逼着老先生李凤鸣尸体旁嗷嗷大哭的其妻,让她说出堡内的金银藏在何处,他们要乘机发一笔大财。李夫人被打得鼻青脸肿,浑身伤疤累累。她再三请求土匪别打了,真的不知道。可疯狂的土匪对她又是一顿毒打。接着,他们把烧红的铁器慢慢地靠近了她的身上。就这样李夫人在尸骨未寒的丈夫遗体面前,被一群丧尽天良的土匪活活地要去了她的性命,其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

这帮土匪经过一阵狂杀之后,还没顾上擦掉满身的血迹,就冲进堡内所有的房子、窑洞里,翻箱倒柜,搜银寻金。他们又钻到附近的挖窑里、场窑里、土窖里寻找着金与银的蛛丝马迹。他们还拿上铁锨、厥头及大刀在堡子内外的墙角处、菜园子里以及其它任何可疑的地方,试挖着能否找到李家的光阴。

土匪还把贪婪的目光集中到了李家的牲畜家禽上,他们用马刀杀死了李家所有的牛羊猪骡马,在一片熊熊大火中,用李家的大锅、大缸煮起了各种各样的肉食。接着他们就在血迹未干、苍蝇乱舞的李家堡子里开始贪吃暴饮。

吃饭间,有位下苦的女人听到土匪说,他们要在饭后用柴草熏死躲藏在窨子里的人。这位小脚女人乘机悄悄地走出堡门,用最快的速度走到堡子靠东400米处的山坡处,给躲藏在窨子里的人告诉了这一恐怖的消息。藏在窨子里的人一个传一个,他们尽力地向窨子的另一出口处逃跑。

果不其然,这帮土匪饭后背着李家的柴草,找到了东山处的窨子口,点燃了一大堆柴草,一股浓烟顺着深洞钻了进去。很多跑不动的老人、小孩及体弱多病者被活活地熏死在了跑土匪的窨子里。

就在这帮土匪在东山处作恶的时候,马进元母亲、李绍伯母亲等人赶紧将堡子内佯装死人的上庄子李某之妻、孟家口孟姓人和黄川集的王海清等三人乘机抬到屋子里,后来他们慢慢地好转了起来。几十年后当他们回忆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匪乱时仍心有余悸。

这帮土匪还把他们的骡马赶到了李家的糜谷地里,任意毁坏庄稼。时值深秋之际,李家堡子前面的一块五十亩的农田里长势较好的糜谷散发着成熟的香味,这帮子土匪尽将他们的骡马驱赶到这块田地里,一片成熟的秋田经不起骡马的折腾,不多的时间满地一片狼藉,除了骡马吃的外,大多数糜谷杆被踏倒,糜谷穗被踏破,秋收成了泡影。

就这样,曾发生在会宁县大沟镇刘沟村上曲社李家西堡子惨绝人寰的屠杀事件,在仅仅几个小时的时间里,土匪就杀死、打死、逼死李家人及其伙计14人,砍伤、打伤4人,还有倒在血泊中的无名无姓者以及窨子里被毒辣熏死的男女老少。

这帮土匪在李家西堡子砍杀了人、抢了钱财、杀了牲畜、糟蹋了庄稼后,带着满身的罪孽,乘着傍晚之时沿着刘沟村阳坡湾、下家坪一带走去,他们将抢劫的目光投向了另一个村庄。

一路上带队的王富德总是一脸的丧气,他为这次杀死的人之多而感到莫大的耻辱,尤其对杀人狂红马夹非常的气愤。就在四房镇大南村与土门乡杨岘村交界处的河汉杨家,王富德问红马夹:“我们当土匪是为了抢银钱,发洋财,你认为呢?”

“为杀人 。”红马夹脱口而出。

“你杀死了几个人?”

“29个。”红马夹很得意地回答道,但他又补充道:“我说的是一路上杀的人数”。

王富德说:“好,我给你凑个整数。” 接着又问:“你想家吗?”

“很想,家里有孩子,还有老人。出门好长时间了,我一直牵挂着他们的安全。”

“好,我就送你回家去看看。”

红马夹土匪高兴地向王富德点头谢意。接着,几个土匪跟着红马夹沿着河汉杨家的沟边上为他送行,一路上红马夹为自己杀死的人之多而感到罪责难逃。

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一个前面是几百米深的悬崖边上,一个土匪对红马夹说,“兄弟,到家了。”

“唉,还远着呢。”红马夹一边走着一边回答着。

“不,你弄错了,前面就是你的家。”跟在后面的土匪奸笑着说。

就在红马夹转身还要说话的时候,两把锋利的马刀同时向他砍了下去,一个千刀万剐的杀人狂被自己的同伙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李家西堡子因发生枪战和流血,之后一直无人居住。现在此堡二院围墙仍有残余,原大门不见踪影,整个堡墙除上部有很大缺失外,其余部分基本保持原貌。

如今它仍矗立在那里,无声无语地诉说着过去的沧桑,揭露着那个风雨飘摇、社会动荡年代曾发生的残忍一幕。

遵义宁波航线开通:红绿正芳华,醉美遵义等你来相遇

8月27日下午,以“红色圣地·醉美遵义”为主题的“宁波=遵义=兴义”航班首航新闻发布会暨遵义“红色之旅”推介会,在浙江宁波凯洲皇冠假日酒店隆重举行。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遵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穆叶久特意赶来宁波,向宁波市民推介遵义之美。

穆市长表示 “两地相思苦,一朝回望甜”,“宁波=遵义=兴义”航线终于在2018年8月28日正式开通!欢迎社会各界朋友们前去遵义,感受祖国西南大好风光。

发布会上,穆市长做了以《红绿正芳华 醉美遵义等你来相遇》为题的精彩发言,以下为部分选段。

红绿正芳华,醉美遵义等你来相遇!

遵义,红得正,也红得迎风飘扬;遵义,绿得深,也绿得莺歌燕舞;遵义,醉在酒、也醉在山水之间;遵义,美在景,也美在心灵深处!

°

遵义,红色的遵义

遵义红,红在一栋楼。遵义会议放光芒,红到了四渡赤水,红到了万里长征,红到了百万雄狮过大江,红到了大江南北,红到了神州大地,红到了新时代,红到了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遵义红,红在一片岩。世界遗产赤水丹霞,仰佛光普照,或云雾缭绕,不知那是在百折千回的沉淀,还是魂牵梦绕的思念。

遵义红,红在一壶茶。“遵义红”跻身全国十大红茶,那是浙江大学师生在遵义永恒的印迹,那是遵义制茶妹妹永久的思念,许多年以后,袖下纯香依旧,娓娓真情长流,千秋大业就在夜半煮下的滋味中铸就。

遵义红,红在一粒朝天椒。“中国辣椒、遵义味道、虾子定价、全球采购”,世界最大的辣椒交易市场在遵义,中国辣椒之都在遵义,中国优质辣椒产区在遵义,中国辣椒质量检测中心在遵义。火热香脆、赤子之心,百味相思、千般寻觅,“老干妈”的味道、唯此最解乡愁。

遵义红,红在一弯红高梁。高粱是酱香型白酒的优质原料,是遵义的农业主产业品种之一。“春播一粒种,秋收万颗籽”,遵义的红高粱,有莫言笔下的那种粗犷,也有悠久绵延的醇厚,更有“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喜悦,“遍地英雄下夕烟”的豪气。

°

遵义,绿色的遵义

遵义绿,绿在山中,绿得悠远深沉。中生代的恐龙远去了,恐龙时代桫椤的幽邃深绿依然还在。行万里路的徐霞客远去了,青山绿岭依然还在。乾隆年间,福建人黎理泰从福建携三竿竹种于遵义,如今也是铺山盖岭,波澜壮阔的万顷竹海。

遵义绿,绿在城里,绿得娇羞欲滴。“人在城中,城在景中,景在绿中”。遵义的城,大大小小,或温婉如画,或英姿焕发。绿水青山相辉映,淡妆浓抹总是绿。PM2.5那是别人的城,蓝天白云、满目葱茏是遵义的家。

遵义绿,绿在乡村,绿得乡愁难消。小家碧玉,是那个梦中的女孩,也就是那座现实的农家小院。绿意连绵,思绪飘渺,“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是遵义沙滩文化的童趣;“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是遵义余庆“四在农家”的幸福;到遵义湄潭当农民去,是对湄潭农民的羡慕,也是湄江河畔十里桃花江的诱人;遵义播州的花茂村,那是习近平总书记说找到乡愁的地方。

遵义绿,绿在产业,绿得多姿多彩。中国茶海,遵义湄潭翠芽,是一生只等一壶茶,那是一种思念的等待;遵义凤冈锌硒茶、正安白茶、绥阳金银花,那是一种健康的方式;“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中国十大竹乡之一的遵义赤水,方竹笋之乡的遵义桐梓,那是一种高雅的气节。

°

遵义,醉人的遵义

遵义之醉,醉在酒。国酒茅台,喝出健康来。1915年,茅台酒打破得生机,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跻身世界三大蒸馏白酒,相伴近代中国百年风云,成为举世无双的英雄酒、文化酒、外交酒、庆功酒。

当年,红军以酒疗伤,凭酒借力,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在延安宴请黄炎培,提议联诗,毛主席说:“赤水河畔清泉水”,周总理说:“琼浆玉液酒之最”,黄炎培说:“天涯此时共举杯”,陈毅说:“唯有茅台喜相随”。

不光茅台酒,还有习酒、国台酒、董酒、珍酒众多名酒争奇斗艳,名传神州。“风来隔壁三家醉,雨后开瓶十里香”,醉里春风十里,不只十里,百里千里,也都醉在这里。

遵义之醉,醉在山水。巍巍大娄山,那是红军再战遵义的壮阔之醉,醉得雄关漫道,醉得残阳如血。滔滔乌江水,那是一壶浊酒喜相逢的磅礴之醉,承载着遵义湘江、洪渡河、芙蓉江的古老传说,奔腾汇聚滚滚长江。世界遗产海龙屯,那是朝廷24万大军攻克114天的壮烈之醉,700多年的兴衰荣辱、爱恨情仇,400多年过去,万亩映山红依旧鲜红着想要说给你听。神秘赤水河,那是悄悄流淌的温婉之醉,千百年来演绎着母亲河、美酒河、英雄河,也演绎着赤水峡谷风光河。

°

遵义,美丽的遵义

遵义的美,美在景观。遵义自然景观星罗棋布,赤水大瀑布疑似银河挂川,乌江画廓波行移步换景,双河溶洞总长中国第一,竹海茶海花海浑然天成,森林覆盖率59%,终年温凉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是天然氧吧,是康养福地,是全国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遵义的美,美在人文。遵义取自尚书“无偏无陂、遵王之义”,尊崇“遵道行义、自强不息”的城市精神,追求卓越,也追求和谐,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先后获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

20万年前,桐梓人在此繁衍生息;东汉时期文字学一代宗师尹珍在遵义开西南文化教育先河,与盛览、舍人的并称遵义“汉三贤”;宋末遵义人冉氏兄弟在四川献计修的钓鱼城,让蒙军大汗蒙哥死于城下,改变了世界历史,被称为上帝的折鞭之城;“清诗三百载,王气在夜郎”,沙滩文化“清三儒”黎庶昌、郑珍、莫友之名扬中外;抗战期间,浙江大学“文军西征”,西迁遵义办学,赢得“东方剑桥”美誉。

“中国的务川、世界的仡佬”,“九天母石,仡佬之源”,申祐24岁就经历了“虎口救父、义救恩师、代帝殉难”“忠孝义”三全的精彩人生。当今,有中科院院士涂永强、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世界拳王邹市明,著名主持人冉莹颖,著名演员刘玫等杰出代表人物。还有蜚声海外的遵义杂技,“三线建设”、“知青部落”等众多非物质文化,古朴浓郁、流光溢彩。

还有美食文化,豆花面、羊肉粉、乌江豆腐鱼、娄山黄焖鸡、刘二妈米皮、南白黄糕粑、谢氏蛋糕、全竹宴、蒸笼宴……,是垂涎三尺的食欲,也是情怀万丈的思念。

“红色圣地,醉美遵义”,在3万多平方公里的热土上,800万遵义儿女势谱新篇章。

继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跻身全国百强后,2017年排全国第82位,排西部非省会城市第5位,12.1%的增长速度位居全国100强城市首位,2018年将突破3000亿。

遵义将以2020、2025、2035年为时间节点,按“三步走”战略,建成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

“宁波=遵义=兴义”航班首航仪式△

“宁波=遵义=兴义”首航纪念封发行仪式△

穆市长表示,“宁波=遵义=兴义”航线的开通,将使三地人员往来更加便捷、迅速,为三地进一步扩大交往、深化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遵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穆叶久答记者问△

最后,穆市长借毛主席在长征途中,于遵义挥就的壮美词作《忆秦娥・娄山关》,祝愿航空事业发展更加广阔、更加美丽、更加如意!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烟雨朦胧游龚滩      作者:铁7师:曾贤荣


2020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我和中国铁建原川渝区域指挥部的一位袁姓大哥等3人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看重庆市酉阳龚滩古镇。
是日早上9点从重庆驾车出发,行驶3个多小时,从重庆彭水县 高速公里下道,在距县城5公里处的一家颇有地方特色小饭馆就餐后,穿过彭水县城,沿省道S304线行驶,行驶30公里后,因乌江电站,再现高峡出平湖之景观,由此,我们进入风景优美的乌江画廊。
乌江百里画廊“山似斧劈、水如碧玉、虬枝盘旋、水鸟嬉翔”,“奇山、怪石、碧水、险滩、古镇、廊桥、纤道、悬葬”构成了乌江画廊的景观要素。特别是荔枝峡、白芨峡、土坨子峡是山水画廊的精品,清代诗人梅若翁赞叹:“蜀中山水奇,应推此第一。”虽然已是深秋,又下起了稀沥沥的小雨,峭壁上不时有流淌的瀑布闪现,根深的植物还是郁郁葱葱。


在车里,袁大哥在给我介绍起沿途的风景的同时,他回忆起十多年前在彭(水)、酉(阳)二级公路改建及多条高速公路和渝怀铁路时的事情来。他说,当时他任中铁建某局重庆工程指挥部指挥长期间,在酉、秀、黔、彭等区、县,带领指挥部员工承揽了十多个建设项目,他和员工们嚼千重困难,伟岸之躯化金桥,浩然正气贯通途;他们数年排闼风雨,乌江畔扪星抚月,驭铁马纵横沟壑,牵巨龙沟通闭塞之地,引颠簸勾纳八荒信息。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这些地区的交通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下午三点多,我们到达龚滩。由于假日期间游客多,古镇里客栈早已订完,无赖只好去镇上偏一点的地方找到一家庭旅馆。登记后,放下行李,袁大哥提议喝点茶休息一会再去游古镇。
休息期间,袁大哥给我介绍起龚滩古镇。
龚滩古镇地处重庆市酉阳县、彭水县和贵州省沿河县的结合部,乌江、阿蓬江的交汇处,酉阳县城至彭水县城公路穿越龚滩中心集镇,龚滩码头年货物吞吐量在500万吨以上,水陆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即是川(渝)、黔、湘、鄂客货中转站,素有"钱龚滩"之美誉。相比于国内其他古镇,龚滩地处两岸悬崖峭壁的独特自然环境中,是罕见的建于坡度极大的悬崖峭壁上的古镇,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悬空托起、气势恢弘的土家族木质吊脚楼群为主要建筑、在乌江流域保存和延续发展最完整的古镇,镇上有明清时期的古碑、古桥、古井等多处古建筑,被列为重庆市十大文化古镇之首。


由于乌江彭水电站的修建,古镇从2006年10月开始整体搬迁,复建到距古镇原址1.5公里外乌江北岸的小银滩上。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和“原规模、原风貌、原特色、原体制、原工艺”的复建方针,搬迁后的龚滩古镇全长1200米,房屋、街道建筑面积为4.15万平方米,虽然古街长度缩水,但基本保持原有的青石板街和吊脚楼的建筑风貌。
龚滩古镇源于蜀汉(据刘琳《华阳国志校注》:“汉复县,三国蜀汉置,属涪陵郡,治所在今酉阳县龚滩镇),置建于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迁洪杜县于龚滩),距今大约1800年历史。
听完袁大哥的介绍,我对古镇已有了大概的了解。休息一会后,我们冒着菲菲细雨,一行四人步行走向古镇。
此时的乌江两岸烟雨朦胧,古镇已被淡淡云雾氤氲着。
走在青石板铺成且陡峭的小径,冒着中秋的烟雨来到古镇上,雨水滴打琉璃红瓦,穿越了1800年的时光,诉说岁月的沧桑,檐下的青石板被雨水洗得闪闪发光。龚滩古镇烟雨绵绵,情意深深,雨水淅沥沥,滋润我的思绪,滋润远山、田野。弥漫着的烟雾,连着朦胧的烟雨,让人开心,让人迷恋!


在烟雨朦胧中看乌江,别有一番风味,微风中漾起闪闪的波光,是天蓝色的水纹。随着视野一路搜寻墨绿,与山水相视,与风儿相拥,在岁月的红尘中,毛毛的细雨淋湿了乌江两岸的风景,幽清的古镇传说着一段神奇的故事,远处传来游船的汽笛声,让那岁月的艰辛,那古老的船夫号子,那䘾着裤腿、弓背拉纤的背影,在我的想象中浮现。
古镇的烟雨迷醉了游客的眼眸,那些不期而遇的惊奇,都刻在石阶上。乌江漾起鳞鳞的波纹,黛色的山水醉了我潮湿的心境,我真想将满腹的愉悦搁置在这片山水之中。
龚滩古镇青石板街青幽如玉,串连全镇,街边是古香古色、临崖构筑的木制吊楼,这些木制吊楼为源远流长的古镇续写着古老的传说,而木制吊楼的主人在古镇中繁衍生息。
袁大哥还和我讲起了鸳鸯楼的传说。他说,鸳鸯楼房屋后有两个相并的四合天井,居住一户冉姓,一户杨姓,冉家有位绕巴涅(男孩),而杨家有位惹巴涅(女孩),两个人青梅竹马,暗生爱慕之心,但是这样不行啊,因为当时种族观念和门当户对的观念在毕兹卡心中是根深蒂固,就造成了一个终生未娶一个终生未嫁,后来为了纪念这俩人的恋情,就将此楼命名为鸳鸯楼。而今,楼阁依然在,人儿无踪影。唉,那对苦命鸳鸯!
烟雨朦朦,雾纱绵情。穿行在古镇中,看江水缓缓流淌,闻青草芬芳,观如画美景,这一趟龚滩古镇之行,值了!

编辑:乐在其中

作者:piikee | 分类:八字起名 | 浏览:4 | 评论:0